每年高考成绩一出,各校门口,鞭炮狂鸣。不日,一封封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的喜报就在领导案头、田间地头传递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每一所学校都以战胜者的姿态争先恐后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我曾经相当纳闷,这么残酷的竞争,居然没有失败者,居然就从未听说有哪所学校考砸了,送不出那张红纸。
在拜读了数十份十八线边陲小县城中学的喜报后,茅塞顿开。这些喜报看问题角度之独特、表达技巧之纯熟、思维之精妙、用词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写作典范。
现将这些喜报分门别类,归纳出几种写作技巧如下:
1、 如果极其侥幸的出了个全省状元,那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喜报的风格一词以蔽之:霸道,而且要暴发户般直接赤裸的霸道,但切忌得意忘形,万能句型一定不能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否则,哼哼!
2、 偶尔有被北大清华录取的,尽管大张旗鼓大肆宣传。只是喜报上就别体现医学部啊国防生什么的,以防被某些别有用心之徒利用以煽动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来毁谤学校。务必要在各种场合灌输这个逻辑:北大的杂草也终究是北大的,清华的残荷到底还是清华的。
3、 北大清华都没有,那就强调985;考上名校也挺少,赶紧扯上211;211还不够,本一率来凑;各种率都低,就说邻县是倒一;周边县市强过你,就和自己往年比;如果以上都不行,找找有没特长生;特长生也缺,千万别没辙,可以这样写:这届入学时,素质普遍低,三年高中后,成绩高一截。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于是普天同庆皆大欢喜,于是遍地鲜花是唯一可以打扫的垃圾。